四毛九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3-15 11:08:14
能否添加河塘部分的功能,路基有的地方一半在河塘里面,一半不在河塘里面,可是清表不可能全部清除,只能清理到河塘的边
|
版主回复
2013-03-16 21:55:40
|
|
你这个建议与下面那个一样,横断面的情况各种各样,有的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区别对待,没有统一的模式。 我想对于复杂河塘清淤之类的问题,只能使用分期施工功能了。
|
|
四毛九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3-15 11:06:09
杨工:下次更新能否把戴帽子的反开挖一些的功能。比如:1、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做成不小于2%横坡。2、路基的填筑方案,当路基填筑高度(土路肩外边缘与原地面高差)<(路面厚度+105cm)时,应下挖至路床底面以下40cm。半填半挖也是,这样我们做分期计量就不用在该来该去的。
|
版主回复
2013-03-16 21:57:23
|
|
你好,分期计量是不用改来改去的,软件允许添加无限多的施工线,计算时选择计算哪两条施工线间的量即可。
|
|
F;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3-14 21:30:40
建议: 路幅宽度变化 可以左、右幅分开输入变化参数.
|
版主回复
2013-03-16 21:48:54
|
|
你好!路幅宽度变化在一起输入更好一些,因为用户只需一次从起点到终点输入。如果分开为两侧输入,则从起点到终点输入一次左侧,又要从起点到终点输入右侧,要复杂一些。你说的分开输入,在有些情况下有一定作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不着,会使得这些占绝在多数的项目数据输入变复杂,所以目前没有采用。
|
|
苏州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3-03 13:45:54
杨老师,升级时间有没有定呀?期待中,希望以后能侧重升级内业资料方面 谢谢
|
版主回复
2013-03-04 08:57:45
|
|
正在升级中,做好的功能也要严格测试后才能发布,所以还要一段时间,具体看测试情况及用户的反馈意见,也欢迎你协助测试,凡愿测试的用户可以以QQ158834218留言,需同时写明加密锁号码。 内业资料,道路大师有些可以直接作为资料,有些只能是尽可能多地提供数据,以便从中整理出资料。铁路、公路、市政道路内业资料数千张表格,一般是制作成单独的软件或用EXCEL。
|
|
刘工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3-02 15:28:55
边坡变坡点处的坐标及相对路中线水平距离、距原地面高差望加入,特别是特征点相对原地面的高差值,以便确定边坡变坡点的填挖高。
|
版主回复
2013-03-04 08:51:35
|
|
好的。
|
|
rppd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2-28 21:11:59
杨工,本次长级有没有考虑我上次跟您提的关于圆弧拱及悬链线拱坐标的计算问题呢?
|
版主回复
2013-03-04 08:58:52
|
|
在计划中有,但还没做好,正在制作其他功能。
|
|
张宝玉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2-24 17:21:34
位于曲线上的涵洞长度计算功能,曲线上的平面交叉口设计主要是难度在路线方位角吗?它和桥梁设在曲线处,缓和曲线段处是一个道理吧?涵洞长度计算最直接关系到的因素就是板顶覆土厚度和边坡坡度,路基内侧加宽值,应该不是很困难吧!软件不是有个桥涵控制轴线功能模块吗,轴线的方位角是已经确定的,可以考虑从此处发展涵长计算功能。杨老师你说缓和曲线涵长计算,曲线段增加平交口这两个困难在哪些方面?我对此较感兴趣。
|
版主回复
2013-02-25 14:24:08
|
|
圆曲线段交叉应该不是很难,以后慢慢添加。 涵长,你说的只与板顶覆土厚度和边坡坡度相关,那是正交的情况,斜交后,在直线段增加纵坡的的因素,圆曲线段还涉及平面线位变化,边坡方向变化,一旦到缓和曲线段,那就还有加宽、超高过渡变化。缓和段也许是在近似计算后由设计人员定,当然这方面我研究不够,有一些相关资料,在充分研究后再选择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欢迎大家指导!有资料请发到我QQ158834218或邮箱。
|
|
管理员
我是帅哥
|
|
QQ
邮箱
发表时间:2013-02-23 22:12:18
关于软件升级的说明 非常感谢大家对本站软件的支持!给软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但因以下一些原因,可能您的建议没有采纳,或者升级比以前慢一些请大家多给予理解! 一、所提功能可能不属于道路测设大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市政设施的结构图 二、有些功能只能在CAD上开发,不适合在道路测设大师上开发。如复杂交叉口、场地土石方等,主要是因为有些情况无法在软件中用数据描述清楚,输入复杂的数据比在CAD中画出来还难。 三、有些建议可能没有统一的精确处理方式,或者是超出我们的能力。象缓和曲线段涵长计算我们尚未找到计算方法。 四、可能所提建议很重要也很适用,但提建议时太过笼统,确实没有引起重视。 五、软件目前较庞大,改进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每改进一处,可能就需要大量测试,时间就会变缓。 因此,希望广大用户在提出建议时,一请考虑是否切实可行,二要足够详细具体,最好提出解决方案。能升级的我们肯定比任何一位用户更希望升级,把软件做强,无法升级的请多给予理解,特别是已多次提出,我们也明确说明无法做到的,希望不要重复提出。能力有限,给大家致谦!
|
|